注意事项:对BIM5D进行流水段划分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结构合理性
-
符合施工工艺逻辑:流水段划分应遵循常规的施工工艺流程,确保各施工工序能够有序衔接。例如在建筑主体施工中,要按照先基础、再主体结构(柱、梁、板依次施工等)的顺序来合理划分流水段,使得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序能顺利在各流水段依次开展,避免出现施工顺序颠倒、工序衔接不畅的情况。
-
考虑结构特点:要结合建筑的结构形式来划分,对于框架结构建筑,可按照框架柱网、变形缝等进行合理分段;对于装配式建筑,流水段划分要利于预制构件的吊装、拼接顺序,保障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比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要根据预制梁、板、柱的型号规格以及其运输、吊装的便利性来确定流水段界限,方便构件准确安装到位。
时间均衡性
-
工期均衡分配:尽量使各流水段的施工工期大致相等,这样能保证整个项目施工节奏平稳,资源分配均匀。避免出现有的流水段施工时间过长,导致后续工序延误,而有的流水段施工过快,出现人员、设备闲置等情况。例如一个住宅小区多栋住宅楼同时施工,划分流水段时要考虑每栋楼各流水段的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装修等阶段所用时间尽量相近,便于统一调配塔吊、施工电梯等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
-
避免工序等待:要充分预估各流水段内不同工序的耗时,合理安排各流水段的起始与结束时间,防止出现某一工序在某个流水段完成后,长时间等待下一道工序开始的现象,保障施工连续性。比如外墙装饰施工中,保温层施工完成后,要确保腻子、涂料等后续工序能及时跟进,流水段划分就要考虑到各工序队伍的施工效率和衔接时间。
空间连贯性
-
便于施工操作与管理:流水段划分后的空间应是相对独立又便于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出、作业的。相邻流水段之间要预留合适的通道或空间,方便材料运输、人员通行等。例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各楼层划分流水段时,要保证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垂直运输设备能有效覆盖各流水段,同时各流水段之间有通道可供手推车等小型运输工具运送砂浆、砖块等材料。
-
考虑空间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建筑空间,避免出现因流水段划分造成大量空间闲置或难以利用的情况。比如在地下车库施工中,要结合柱网、车道布局等来划分流水段,提高空间利用率,便于后续的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安装施工。
资源匹配性
-
劳动力适配:根据各流水段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合理配置相应数量和工种的劳动力。确保每个流水段的施工有足够的工人来完成相应工序,并且各工种搭配合理。例如一个大型工业厂房的流水段划分,要考虑到钢结构安装、围护结构施工等不同阶段所需的焊工、架子工、安装工等工种的数量,使各流水段的劳动力资源充足且不浪费。
-
机械设备适配:要保障划分后的流水段能与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相匹配,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比如塔吊的吊运半径、起重量等要能满足各流水段材料吊运的需求,混凝土泵车的泵送距离和高度要覆盖各流水段的浇筑部位等,避免出现机械设备因流水段划分不合理而无法有效作业的情况。
进度与成本控制
-
利于进度监控:流水段划分应便于对施工进度进行清晰、准确的跟踪和监控。可以通过对比各流水段的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调整措施。例如采用 BIM5D 平台结合划分好的流水段,将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度进行直观对比展示,一旦某个流水段进度滞后,能迅速定位问题并协调资源进行追赶。
-
成本优化考量:在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流水段划分来降低成本。比如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缝设置(因为施工缝处理需要额外成本),合理调配周转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在各流水段间周转使用更高效),降低材料浪费和租赁费用等,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沟通协调
-
团队沟通便利:要确保参与项目的各方,包括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都能清晰理解流水段划分的方案和界限,便于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通过 BIM5D 模型直观展示流水段划分情况,组织各方进行交底会议,明确各相关方在不同流水段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避免因理解不一致产生矛盾和问题。
-
信息传递准确:保证与流水段相关的施工信息(如进度信息、质量信息、材料信息等)在各参与方之间准确传递,利用 BIM5D 平台的信息集成功能,及时更新和共享各流水段的各类数据,使各方能依据准确信息做出决策和开展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