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广东 打造国际美丽大河三角洲
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敏报道:为全面建设经济绿色低碳、环境洁净优美、生态良性循环、人居健康安全、城乡和谐宜居、治理现代智慧的美丽广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12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美丽广东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性、战略性、纲领性文件,期限为2024年-2035年。
以两个目标节点推动美丽广东构建
《纲要》提出,到2027年,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在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性成果,美丽广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岭南山地、南粤水网、美丽海湾等山水人文特色充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东基本建成。
《纲要》为区域绿色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部署。珠三角地区要对标国际一流,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平台发展能级。加快推动大湾区建设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东西两翼培育更具承载力的绿色增长新动力。粤北地区打造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共富新典范。
广东是制造强省,高质量建设绿色制造体系的目标任务也在《纲要》中得到体现,到202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到2035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争取提升至40%左右,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打造国际美丽大河三角洲
《纲领》对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均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针。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到2035年,PM2.5浓度力争下降到15微克/立方米。实现南粤蓝天常驻、空气常新。
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安全保障,将珠江三角洲打造成为国际大河三角洲的美丽典范。《纲要》还提出要建设一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定期开展美丽河湖生态体检。到2027年,全省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具备条件的河湖基本建成美丽河湖。同时到2035年,全省80%以上重点海湾建成美丽海湾。
建设岭南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纲要》强调,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人居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蝶变,提升美丽载体的特色化品质化水平,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均等覆盖,共建共享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广东山海相连、山川秀美,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岭南特色鲜明。在促进美丽生态文化与岭南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方面,《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筑牢“三屏五江多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维育美丽永续的南粤自然生态;要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生态内涵,发展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文化、湿地文化、生物多样性文化,推动与自然体验、休闲观光、宣传教育等功能相融互促,构建从认知到行动、从传承到发扬外美内秀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