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探访第十届北京军博会:揭秘未来战场无人机“变形记” 攻防新手段齐亮相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届北京军博会上,《环球时报》记者亲临现场,深入探访了这场盛大的军事科技盛宴。其中,未来战场无人机“变形记”成为了焦点,各种攻防新手段纷纷亮相,令人瞩目。
无人机在战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次军博会,无人机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耳目一新。其中,一款名为“变形记”的无人机吸引了众多目光。
这款无人机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根据战场环境进行形态变化。在执行任务时,它可以根据需求从固定翼转变为旋翼,实现垂直起降,极大地提高了战场适应能力。此外,无人机还具备超长的续航能力,使其在执行长时间任务时更具优势。
在攻防手段方面,此次军博会也呈现出了丰富的创新成果。以下是一些亮点:
1. 无人机集群作战:通过无人机集群,可以实现大规模、多角度、多层次的攻击,大大提高了战场打击效果。此外,无人机集群还能进行信息收集、侦察、干扰等多种任务,具有很高的战术价值。
2. 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在此次军博会上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激光武器具有速度快、威力大、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有望在未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3. 雷达干扰:雷达干扰技术在无人机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干扰敌方雷达系统,无人机可以有效降低敌方防御能力,为自身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4. 红外线探测:红外线探测技术能够帮助无人机在夜间或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中执行任务。此外,红外线探测设备还能实时监测敌方目标,为无人机提供精确打击信息。
5. 人工智能辅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无人机能够自主判断战场形势,实现高效、精准的打击。
在此次军博会上,除了上述创新成果外,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振奋的无人机技术和攻防手段。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亮相,预示着未来战场无人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十届北京军博会上的无人机领域创新成果令人振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将在未来战场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能够在战场上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正文完
 0